news center
热处理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亦各不相同。压力容器行业习惯依据其目的的不同,将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分为四大类,即焊后热处理、恢复力学性能热处理、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及消氢热处理。
在压力容器行业中,通常所说的焊后热处理是指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影响,将焊接接头及其邻近局部在金属相变点以下均匀加热到足够高的温度,并保持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称为“消除应力退火”或“消除应力热处理”。在压力容器技术文件和标准中的焊后热处理,主要指“消除应力热处理。”消除应力热处理可以松弛焊接残余应力,软化淬硬区,改变组织形态,减少含氢量,尤其是提高某些钢种的冲击韧性,改善力学性能。
在压力容器设计中,应科学设定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因容器的焊后热处理需要大型热处理装备,消耗大量能源,应综合考虑容器的安全性与经济性。目前,人们虽然已认识到过大的焊接应力会对容器的安全产生危害,但由于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复杂性,尚难判断将焊接应力限制在什么水平下是适宜的。
因此,国内外标准只能通过材质、厚度、预热温度以及运行条件等因素,来判定压力容器是否需要进行焊后热处理。
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通用条件”:焊接应力的大小一般与如下三个方面因素有关:(1)材质:随着钢材强度级别的提高及合金含量的增加,其焊接性能变差,在相同的焊接工艺条件下易产生焊接缺陷;(2)钢材厚度:钢材厚度越大,则意味着焊缝越深,焊缝冷却后收缩的倾向越强,且刚性增大,抵抗局部收缩变形的能力越强,从而产生了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3)预热温度:焊前预热可减缓焊缝部位与其他部位的温度梯度,能减缓高峰值焊接应力的产生。基于以上三点,GB150等标准依据各种材质、厚度以及预热温度设定压力容器需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条件。
版权所有© 濮阳市海林特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豫ICP备11025531号-2